羽毛球教学计划12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计划,就是在准备做计划吧。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羽毛球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羽毛球教学计划 篇1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本事:了解并熟悉羽毛球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提高运动本事和各项身体身体素质,掌握中后场高远球和正手发高远球球基本技术。
2.过程与方法:了解并熟悉羽毛球的教学方式和模式,掌握羽毛球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员对该项目的兴趣,建立长期的学习目标,并能不断的提高学习兴趣,坚持学习;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等良好的意志品质,练就良好的心理素质,塑造稳定的性格。
二.教学总课时:特训班(2hx7次课)
三.预计教学结果
1.经过寒假第一期的学习,学员能较好的掌握羽毛球后场高远球和正手发高远球技术,并对该运动产生良好的兴趣。
2.提高各方面的运动技能,改善身体素质。
3.能得到学员的'喜爱和家长的广泛认同,为以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次授课主要资料备注
(所需器材,课后总结等)
重点复习部分新授课部分
1.握拍——正手、颠球、握拍旋转练习(发力)正手高远球基本功(举拍)
2.握拍—正手颠球
正手握拍旋转练习(发力)
正手高远球基本功(举拍)握拍——反手、颠球
正手高远球基本功(蹬转)
正手发高远球(准备)
3.握拍—正反手颠球、正手握拍旋转练习(发力)
正手高远球基本功(举拍、蹬转)
正手发高远球(准备)握拍——正反手交替变化、正手握拍旋转练习(发力);正手高远球基本功(顶肘)
正手发高远球(引拍)
4.握拍——正反手交替变化、正反手交替颠球、正手握拍旋转练习(发力)
正手高远球基本功(举拍、蹬转、顶肘)
正手发高远球(准备、引拍)握拍——正反手绕“8”字、正手握拍旋转练习(发力)、
正手高远球基本功(挥拍)
正手发高远球(击球)
5.握拍——正反手交替变化、正反手交替颠球、正反手绕“8”字、正手握拍旋转练习(发力)
正手高远球基本功(举拍、蹬转、顶肘、挥拍)
正手发高远球(准备、引拍、击球)正手握拍旋转练习(发力)
正手高远球基本功(随挥)
正手发高远球(随挥)
6.握拍——正反手交替变化、正反手交替颠球、正反手绕“8”字、正手握拍旋转练习(发力)
正手高远球基本功(举拍、蹬转、顶肘、挥拍、随挥)
正手发高远球(准备、引拍、击球、随挥)
7.复习两个技术动作两个技术动作技评
羽毛球教学计划 篇2一、指导思想(选择课程的背景或原因)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古老而时尚的健身运动,它起源于十四-十五世纪的日本,现代羽毛球运动起源于十九世纪的英国的贵族阶层,现流行于当今社会的各个阶层,随着我国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上广泛的争金夺银,为国家取得各种优异的比赛成绩,现在被我国广大群众和学生所认识和喜爱。羽毛球运动除具有一般运动项目娱乐身心、增强体质、培养意志、陶冶情操等锻炼价值之外,还具有场地设施要求小、老少皆宜、运动量可控制的特点。经常参加羽毛球运动还对提高广大学生的平衡能力,身体协调性以及灵活性开发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掌握羽毛球运动与体育锻炼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养成经常参加羽毛球运动和体育锻炼的习惯。
2、通过羽毛球基本技术的学习和练习,发展以有氧代谢能力和肌肉力量为重点的全面身体训练,继续提高学生的身体技能和各项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进一步增强体质,
3、掌握体育锻炼和养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身体机能自我评价能力和独立进行科学锻炼的能力。
4、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德,发展个性,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结合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培养敢于拼搏、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课程内容
1、培养学生正确的羽毛球正、反手握拍方法;
2、正手发高远球,反手网前;
3、正手后场高空击球(正手高远球)
4、网前上手击球下手击球技术
5、中场平击球技术羽毛球步法
6、中场平击球技术
7、球步法、双打站位及其轮转
8、单打战术(发球战术)
9、双打战术(后攻前封战术)
四、课程安排
年级:五、六年级
时间:每周五下午14:30-16:05
地点:学校操场
人数:51人教学方法:
(1)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体育项目的教学多以直观教学为主,我们在此基础上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同时鼓励学生自学提高,通过相互比试、讨论来发现不足和优势,鼓励和指导学生就某个技术内容利用网络查找、阅读、收集资料文献,从而促进学生了解羽毛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方法并结合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借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2)教学时应结合有关内容有意识地强调体育的科学价值。
(3)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对有关教学内容作直观化,注重学习内容的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是学生能循序渐进的.掌握羽毛球技术。
(4)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精讲多练的原则,尽可能的让学生在大量活动中感悟动作的要领,体会动作的对与错,通过展示优秀运动员技术,或者对比示范来了解自身的不足,不断纠正和提高技术能力。
(5)根据初中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多开展比赛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体会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对羽毛球校本课程的兴趣。
五、课程实施进度
六、课程要求
学生要求:穿着运动服、运动鞋、带好球拍
场地要求:校运动场
羽毛球标准场地:场地长13.4米,单打场宽5.18米,双打场宽6.1米。离球网向端线1.98米处,有一条与端线平行的“前发球线”,单打时以端线为“后发球线”;双打后发球线在端线内0.76米处。两条边线正中,自端线到前发球线有一条与边线平行的“中线”,中线右侧为“右发球区”,中线左侧为“左发球区”。
七、评价方法
1、学生评价。
……此处隐藏9146个字……> 羽毛球教学计划 篇11教学资料:
1、1正手发高远球
2、降低难度的比赛
3、兴趣游戏:运球接力赛1、初步掌握正手发高远球和比赛的方法。
2、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灵敏性
3、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
21、正手发高远球
2、降低难度的比赛
3、兴趣游戏:运球接力赛1、初步掌握正手发高远球和比赛的方法。
2、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灵敏性
3、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
31、击高球
2、模拟比赛
3、游戏:投掷轻物1、初步掌握击高球和比赛的基本方法。
2、发展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敏性和投掷本事。
3、培养学生竞争、合作的意识。
41、击高球
2、模拟比赛
3、游戏:投掷轻物1、初步掌握击高球和比赛的基本方法。
2、发展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敏性和投掷本事。
3、培养学生竞争、合作的意识。
5分组比赛1、初步掌握羽毛球单打比赛的方法。
2、发展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灵敏性。3、培养学生竞争、合作的意识。6分组比赛1、初步掌握羽毛球单打比赛的方法。
2、发展身协调性、柔韧性和灵敏性3、培养学生竞争、合作的意识。
单元目标1、说出羽毛球运动技术术语以及相关场地、器材的名称
2、初步掌握正手发高远球、击高球的`动作,并能运用所学动作进行比赛。3、发展反应速度、灵敏和协调性。4、培养学生竞争、合作的意识。
单元教学评价资料与方法评价资料:
1、学生的灵敏、协调、柔韧等体能发展情景。
2、掌握正手发高远球、击高球动作的本事。
3克服困难的勇气、完成动作的自信。
5、游戏活动中与同学友好相处以及对待团体的态度。
评价方法:评语形式出现,教师除对学生做出准确、全面评价外,还要帮忙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学法指导
1、教师帮忙学生选择不一样模仿对象来组织、引导学生练习。
2、运用不一样的活动形式、方式强化他们的学习。
3、教师告诉学生有关安全活动注意事项,如场地要平等。
4、提醒学生课后进行游戏活动时要相互帮忙、友好相处。
羽毛球教学计划 篇12一、 指导思想(选择课程的背景或原因)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古老而时尚的健身运动,它起源于十四-十五世纪的日本,现代羽毛球运动起源于十九世纪的英国的贵族阶层,现流行于当今社会的各个阶层,随着我国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上广泛的争金夺银,为国家取得各种优异的比赛成绩,现在被我国广大群众和学生所认识和喜爱。常州市连续承办五届世界级羽毛球大师赛对进一步推动了我市人民积极开展羽毛球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羽毛球运动除具有一般运动项目娱乐身心、增强体质、培养意志、陶冶情操等锻炼价值之外,还具有场地设施要求小、老少皆宜、运动量可控制的特点。经常参加羽毛球运动还对提高广大学生的平衡能力,身体协调性以及灵活性开发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起到积极的作用。
学校决定开展羽毛球校本课程,不仅满足贯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同时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同时对实现体育与艺术国家“2+1”工程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 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掌握羽毛球运动与体育锻炼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养成经常参加羽毛球运动和体育锻炼的习惯。
2、通过羽毛球基本技术的学习和练习,发展以有氧代谢能力和肌肉力量为重点的全面身体训练,继续提高学生的身体技能和各项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进一步增强体质,
3、掌握体育锻炼和养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身体机能自我评价能力和独立进行科学锻炼的能力。
4、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德,发展个性,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结合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培养敢于拼搏、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课程内容
培养学生正确的羽毛球正、反手握拍方法;正手发高远球 ,反手网前;
正手后场高空击球(正手高远球) 网前上手击球
下手击球技术 中场平击球技术
羽毛球步法 场平击球技术
球步法、双打站位及其轮转 单打战术(发球战术)
双打战术(后攻前封战术)
四、课程安排
年级: 四、五、六年级
时间: 每周五下午15:20-16:40
地点: 学校操场
人数: 12人
教学方法:
(1)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体育项目的教学多以直观教学为主,我们在此基础上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同时鼓励学生自学提高,通过相互比试、讨论来发现不足和优势,鼓励和指导学生就某个技术内容利用网络查找、阅读、收集资料文献,从而促进学生了解羽毛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方法并结合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借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2)教学时应结合有关内容有意识地强调体育的科学价值。
(3)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对有关教学内容作直观化,注重学习内容的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是学生能循序渐进的.掌握羽毛球技术。
(4)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精讲多练的原则,尽可能的让学生在大量活动中感悟动作的要领,体会动作的对与错,通过展示优秀运动员技术,或者对比示范来了解自身的不足,不断纠正和提高技术能力。
(5)根据初中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多开展比赛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体会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对羽毛球校本课程的兴趣。
五、课程实施进度
六、课程要求 学生要求: 穿着运动服、运动鞋、带好球拍
场地要求: 羽毛球场地长13.4米,单打场宽5.18米,双打场宽6.1米。离球网向端线1.98米处,有一条与端线平行的“前发球线”,单打时以端线为“后发球线”;双打后发球线在端线内0.76米处。两条边线正中,自端线到前发球线有一条与边线平行的“中线”,中线右侧为“右发球区”,中线左侧为“左发球区”。
七、评价方法
1、学生评价。
(1)必须达到一定的修习时间,本课程的修习时间不少于15课时。
(2)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并结合学生的技能、体能、情意表现合作精神三大方面,
(3)评价方式采用个人自评及小组测评、教师综合评价相结合。给予学生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2、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教材、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八、成果展示
教学比赛
文档为doc格式